南昌多家“俄羅斯商品館”曇花一現(xiàn)?
來源: | 日期: 2025年03月26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文/圖 本報全媒體記者趙瓊
去年底,“俄羅斯商品館”在全國多個城市突然火起來了,被質疑“假貨”又將其推至風口浪尖,一度引發(fā)網絡熱議。
這些“俄羅斯商品館”怎么樣了?連日來,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實地走訪發(fā)現(xiàn),南昌有多家“俄羅斯商品館”開不下去了,有的閉店,有的打折促銷出清商品,還有的往江西特產、全球購轉型。

【探訪】 “虧得太多了”!南昌多家“俄羅斯商品館”開不下去
“房東直租,面積88.36平方米。”在南昌會展路一家大型商業(yè)綜合體的入口處,一家地處黃金地段的空鋪貼上了招租信息,而在一個月前,這里還是一家“俄羅斯商品館”,令房東沒有想到的是,不到4個月這家店就關門大吉。無獨有偶,位于青山湖夢時代廣場負一樓的“俄貨有鳴”早已空無一物,僅剩門口一張寫有“品牌升級,全場買一送一,巨惠,錯過再無”的廣告牌。
在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附近,一家原名為“俄酷熊”的“俄羅斯商品館”的招牌已被“南昌禮物”的門頭遮擋,與店內江西特產的熱銷形成對比的是,俄羅斯商品區(qū)幾乎無人問津,部分商品貼上了打折的標簽——“奶粉買一送一”“進口飲料5折”“牛肉腸10元”……談及為何從俄貨館轉型為江西特產店時,該店相關負責人以“不想說這個,虧得太多了”婉拒采訪。
與“俄酷熊”相隔百米的兩家俄貨館,都掛上了打折清倉的招牌。再過幾天,“俄貨優(yōu)選”將閉店。“全場1.5折起”“不計成本,售完為止,一件不留”……店內商品均以低價甩貨清倉,有消費者購買近1500元商品,折后僅花費420元。該店店長稱,這家店去年十一假期營業(yè),面積超一千平方米,是南昌面積最大的“俄羅斯商品館”。目前,多個貨架商品已清空,預計月底清空。另外一家“俄北熊”則拉出了“一律4.5折”橫幅。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出現(xiàn)在南昌的“俄羅斯商品館”,加盟品牌主要有“俄比熊”“俄貨有鳴”“俄貨優(yōu)選”“俄酷熊”等。
企查查數(shù)據(jù)顯示,南昌“俄羅斯商品館”超16家,多注冊于2024年下半年。

【揭秘】并非所有商品是俄貨 利潤和普通超市差不多
為何短短時間,一度火爆的“俄羅斯商品館”突然就“不香”了?采訪中,多名南昌本地加盟商向記者大倒苦水:“這就是‘割韭菜’!”“現(xiàn)在開‘俄羅斯商品館’的基本上都在虧本!”
“俄羅斯商品館”的經營危機始于去年年底,“俄貨不俄”引發(fā)廣大網友熱議。楊易(化名)加盟后才發(fā)現(xiàn),不是所有商品都是俄羅斯的。“比如香腸、大巴列面包都不是俄羅斯的,也有部分國產商品在里面。”楊易透露,“俄羅斯商品館”內,其實俄羅斯產品相對單一,主要有果汁、巧克力、膨化食品等,尤其是巧克力的品牌多達數(shù)十款。
記者走訪時,有門店貼出了商品貨物報關單。楊易稱,這類材料可向供貨商要到,利潤并沒有網上說的那么高,很多商品看上去很貴,但進價也不便宜。以某款麥麗素為例,會員價為25元,但進貨價19.9元,折合利潤約為25.6%。刨除運費、水電、人工等成本,大部分俄貨的毛利率約為20%-30%,與普通超市的利潤差不多。
從去年10月確定投資,到12月選址裝修,再到今年1月正式開店,楊易的心情猶如過山車起伏。“其實在去年12月就感覺到苗頭不對了,網上鋪天蓋地的‘假貨’討論,但我們前后投資了70多萬元,硬著頭皮也得開下去。”
剛營業(yè)時,楊易和另外一名合伙人幾乎每天都忙不過來,店內最高營業(yè)額約5000元,隨著負面輿論持續(xù)發(fā)酵,來店消費的顧客越來越少,甚至連小孩子都會說“這個店里的東西是假貨”,營業(yè)額最低時僅有百余元。目前,他在尋找其他進口產品貨源,往全球購轉型。

【分析】“俄貨不俄”引發(fā)信任危機 “收割韭菜”搭起的商業(yè)模式不可持續(xù)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商家利用消費者獵奇心理、加盟商賺快錢心理等構成“流量密碼”,“俄羅斯商品館”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但問題也隨之顯現(xiàn)。根據(jù)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1月8日發(fā)布的信息,其從2024年12月23日開始對“俄羅斯商品館”進行集中排查,上海共有47家“俄羅斯商品館”類店鋪,對部分店鋪采取了“責令停業(yè)”“立案調查”等措施。
今年1月,“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文章提示,目前俄羅斯國家館在中國的官方地址僅限于在俄羅斯出口中心支持下開設的場館,呼吁買家在購買產品時多加留意,檢查產品的生產地和有效期,以免買到失望的產品。
目前,部分“俄羅斯商品館”曇花一現(xiàn),出現(xiàn)跑路、關停、清倉、轉型等現(xiàn)象。對此,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李澤宇表示,究其原因,是不少消費者發(fā)現(xiàn)“俄羅斯商品館”內俄貨比例參差不齊,“俄貨不俄”引發(fā)信任危機。同時,品牌方以“收割韭菜”搭起的商業(yè)模式不可持續(xù),“俄羅斯商品館”的本質仍是零食店,盈利核心為店鋪營業(yè)收入和加盟收入,因其利用信息差、產品性質等具有較高的毛利率,也導致較高的加盟費用,而隨著信息的快速對稱、各品牌加盟商的內卷以及流量熱度的減退,這種商業(yè)模式難以為繼。
李澤宇認為:“短期的狂歡終究無法支撐長久經營,零食店經營還是要以好的產品、高效的運營團隊和優(yōu)質的供應鏈水平等多重要素為基礎。”
值班編輯:奚同北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