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湖口付垅鄉(xiāng):出嫁女集體回娘家 唱響青陽腔
來源: | 日期: 2024年02月23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2月16日,正月初七,在湖口縣付垅鄉(xiāng)大山村堰邊劉灣,百米長的紅毯,從村口一直鋪到村里的廣場中央,四周的空飄氣球迎風舞動,喜慶的氛圍格外濃烈,170余名出嫁女回娘家共聚團圓,載歌載舞,不僅贏得了父老鄉(xiāng)親們的陣陣掌聲,也讓他們大飽眼福、過足戲癮。
上午9時許,170余名出嫁女盛裝打扮,興高采烈,在熱鬧的鑼鼓聲中,穿過彩虹拱門,踏著紅毯,漫步熟悉的村道,一邊參觀村莊建設感受家鄉(xiāng)變化,一邊向父老鄉(xiāng)親們招手致意。她們美麗的容顏、優(yōu)雅的姿態(tài),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啬锛业某黾夼校?0多歲的年輕人,也有耄耋之年滿頭銀發(fā)的老人。她們相聚在一起,開心地聊著娘家和各自多年來的變化,有的還登上戲臺,施展才藝,表演了戲曲、舞蹈、歌唱等節(jié)目。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所有出嫁女的心聲,表達了她們對家鄉(xiāng)、對父母、對兄弟的那份久久難忘的親情。
當天晚上7時,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戲臺下,男女老少,神情專注。戲臺上,出嫁女們扮上戲妝,穿上戲服,唱起了青陽腔經(jīng)典劇目《跳加官》《紅袍》等。雖然她們并不是專業(yè)的青陽腔演員,但是她們將戲中人物飾演得惟妙惟肖。整場演出被觀眾的熱情所包圍,喝彩聲、鼓掌聲此起彼落。一招一式,一顰一笑,引得觀眾大呼過癮,不時拿出手機記錄精彩瞬間。
付垅鄉(xiāng)素有“中國非遺戲曲之鄉(xiāng)”的美譽,看戲、唱戲、學戲已成為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記得小時候村里人都是唱青陽腔,從小耳濡目染?,F(xiàn)在,把姐妹們都請到娘家,再唱青陽腔。”出嫁女劉先鳳告訴記者,村里有許多像她年齡一樣的出嫁女,自幼喜愛跟著父輩們學唱青陽腔。雖然出嫁已有40多年了,但是對青陽腔念念不忘,因為她們的心仍牽掛著這里,根還在這里。舉行這個活動,不僅是為了姐妹們到娘家聚會,也是感恩父母,感謝哥哥弟弟的支持。
劉先鳳表示,這次她們精心排練了《長坂表功》《思鄉(xiāng)》《雙拜月》等14個青陽腔劇目,雖然已很多年沒唱過,沒練習過,有些生疏了,但是她們是用心排戲,用情演唱,借此讓父老鄉(xiāng)親們親身感受青陽腔的文化魅力,親近、接觸、學習,讓青陽腔這一非遺傳承下去。
“感謝現(xiàn)在的新時代,我們劉家做女兒的回娘家,心里都特別高興,講不完的高興。”談到這次活動,出嫁女劉火蘭激動不已,“我既表演了節(jié)目,又看到了家鄉(xiāng)的變化,收獲滿滿的幸福。這次回娘家,真好!”
值班編輯:龍翔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