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高溫下的京九鐵路“咽喉”守橋人:在近60℃的鋼軌上緊固螺絲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2年07月21日 | 制作: 江南小編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報訊 黃旸、全媒體記者章娜、實習生付鉦蘇、陳亦夫攝影報道:7月18日早晨7點,太陽從長江上冉冉升起,燦爛的陽光把整個江面照得金光閃閃。在九江長江大橋上,已經(jīng)有了不少身著橙色工服的忙碌身影,鐵路橋隧工們即將開始當天的工作。進入高溫天來,對于橋隧工來說無疑又是一場考驗,一個上午緊張有序的工作,工人們已是滿身大汗。
高溫天九江長江大橋更要加強檢查養(yǎng)護
“現(xiàn)在天氣太熱了,為了避開中午和下午的高溫,我們一般很早就開始作業(yè)。”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繩,九江橋工段九江大橋車間保養(yǎng)三工區(qū)班長杜曉東帶領著工友們,通過鐵路橋面的懸梯攀爬至距江面50多米高的大橋上平聯(lián)處,進行設備檢修作業(yè)。
全長7.68公里的九江長江大橋連接贛鄂皖三省,是京九鐵路的“咽喉”要道。暑運期間,每天有上百趟列車從九江長江大橋通過。大橋為公鐵兩用的鋼桁梁結構,受近期持續(xù)高溫天氣,大橋易出現(xiàn)脹軌、螺栓脫落、鋼梁漆膜粉化等影響設備安全的問題。因此,為保證列車運行安全,越是在高溫天氣,杜曉東和工友們越是越要加強對大橋的檢查養(yǎng)護。
九江長江大橋共有鋼梁3萬多噸、高強螺栓130多萬套,要完成一套完整的檢修并非易事。“大家抓穩(wěn)踩牢,注意安全!”穿梭在復雜的上平聯(lián)鋼梁間,腳下則是鐵路橋面和滾滾長江水,杜曉東反復提醒著工友注意安全。
一趟作業(yè)下來敲了2000多次錘子
18日上午9時,九江長江大橋上空驕陽似火,氣溫明顯升高。由于公路橋面完全暴露在太陽照射下,經(jīng)過長時間高溫炙烤,如“散熱片”般將熱量傳遞到下方的鋼梁,加上長江水汽蒸發(fā),上平聯(lián)處實際溫度比常溫高約8℃,就像“蒸籠”一樣。不一會兒,橋隧工們每個人都汗流浹背。
大橋上的很多“死角”位置,則考驗著橋隧工們的身手和膽量。在懸空的鋼梁上,橋隧工周雍祥將安全繩固定好,踮著腳緩緩攀行,“這里有一處鋼梁漆膜脫落,記錄一下,要抓緊處理。”周雍祥一邊仔細輕敲細探地檢查,一邊用石筆對病害部位作出標記,他額頭上汗珠,一滴滴向下方的鐵路面滑落,讓人看著都提心吊膽。
“一趟作業(yè)下來,我們至少要敲上2000多次錘子。”通過眼觀、敲擊等方法,入路不到兩年的聶哲文認真辨別鋼梁上密密麻麻的螺栓是否松動、失效。“每個螺栓都要敲擊4次以上,經(jīng)常下班后手酸得抬不起來。”
回到橋面,橋隧工們來到橋墩支座,“看看支座位移有沒有超限,有沒有缺油。”杜曉東攀爬上支座墩臺,打開支座蓋板,認真檢查支座內部情況。“這邊的黃油有些臟污,要進行清理更換了。”為保證支座的正?;顒樱瑯蛩砉ひㄆ趯χёM行保養(yǎng),在當前高溫季節(jié),更是加強了檢修頻次。
在近60℃的鋼軌上緊固螺絲
當日上午11時許,鋼軌溫度已接近60℃,為防止“脹軌”的隱患,另一組橋隧工們正在對大橋鐵路面上,進行檢修作業(yè)。“大家緊固時,一定要確保每顆螺栓扭力矩達標。”橋隧工張馳一邊在仔細敲打檢查螺栓,一邊用石筆對松動的螺栓作出標記,后面跟著的工友們手持扳手進行緊固。“每一顆螺栓緊固都不輕松,而且都要講究方法。”大家額頭上的汗水不停的往下淌,浸透了全身作業(yè)服,但卻沒有絲毫的懈怠。
大橋每隔六七分鐘就有一趟火車通過,鋼梁也因此晃動。張文亮大聲提醒著工友們回到安全區(qū)域稍作等待。此時,大家擦干額頭上的汗水,拿出自帶的水壺補充水分。杜曉東將滿裝1.5升的水壺幾乎飲下一半,“每天出工前至少要帶1壺水,全部都能喝完,也不用上廁所。”杜曉東說
上午11點多,當天檢查工作接近尾聲,大家收拾好工具,依次回到鐵路橋面。這時,遠處傳來了的列車汽笛聲,所有人靠邊站成一排面迎列車通過,疾馳的列車從他們面前呼嘯而過,卷起一陣大風,這短短的幾秒鐘,是橋隧工們難得的片刻“涼爽”。
值班編輯:周章云
值班審核:金路遙
值班編委:傅愛華